声音开关

语速

放大

缩小

鼠标样式

大字幕

重置

退出服务

红寺堡区罗山社区“全龄学堂”让老中青共享“精神家园”

稿件来源:宁夏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: 2025-07-04 15:26

  6月23日,吴忠市红寺堡区新民街道罗山社区的“全龄学堂”里传出阵阵悠扬的歌声,65岁的李兰花随着党员志愿者的手势纵情高歌,眼角笑纹深深。“以前一个人在家,心里空落落的。现在天天来唱歌,写字,让我找到了久违的快乐,大家就像家人一样,让我不再孤单。”李兰花笑着说。

1.png

  “全龄学堂”。通讯员 胡静 摄

  罗山社区以党建为引领,创新推出“党建+全龄学堂”服务模式,通过整合社区资源、联动党员先锋、凝聚志愿者力量,构建起“党组织牵头、多方参与、居民受益”的服务体系,巧妙串联起分散的资源与热忱的心,让“全龄学堂”从单纯的学习场所,升华为凝聚人心的温暖“红色港湾”。

  走进“全龄学堂”,如同踏入一幅其乐融融的全龄生活画卷。儿童手工区小手翻飞,捏着彩泥的小手沾满了鲜亮颜料,专注的神情里藏着整个童真世界。隔壁青年夜校灯光通明,新媒体从业者张明在电脑前剪辑视频,键盘声与讲师话语交织成夜晚奋进的乐章:“下班不再只刷手机了,学点实在的,心里踏实。”书法室内墨香浮动,老人悬腕挥毫,笔尖游走宣纸,静默中沉淀着岁月的从容智慧。

2.png

  “全龄学堂”。

  “我们坚持把党建作为纽带,将分散的资源串起来,把热心的人聚起来,‘全龄学堂’不仅是学习平台,更是凝聚人心的‘红色阵地’。”罗山社区党支部书记买晓玲说。党员们带头参与课程设计、活动组织,群众从“旁观者”变成“共建者”,形成“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”的社区治理新格局。

  暑假临近,学堂又添暖意。针对双职工家庭“看护难”的痛点,“暑期托管班”已在筹备:课业辅导、趣味阅读、手工制作,还巧妙融入红色故事与科普实验。居民张艳艳长舒一口气:“社区把孩子的去处安排得妥妥帖帖,我们心里也踏实了。”

  “全龄学堂”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,更是社区服务型建设的生动实践。“我们希望通过党建引领,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全龄学堂找到归属感、获得感,让幸福生活像春风一样吹进每家每户。”买晓玲说,社区将深化“党建+全龄学堂”品牌建设,通过引入专业社会组织、培育志愿者团队、拓展课程资源等方式,持续优化服务供给,用贴心服务绘就“老有善养、幼有优育、青有成长”的幸福画卷。(宁夏日报记者 李良)